镁作为一种重要的轻金属,在新能源材料、航空航天等领域应用广泛,被美国和欧盟长期列入关键矿产清单。全球镁资源的定价机制主要依赖于厂商和机构报价,并且由于其市场相对较小,暂未形成期货市场。
一、全球镁矿定价及市场情况
1. 定价方式与市场影响
全球镁价以生产厂商报价为主,我国市场价为主要参考标准。镁锭和镁砂价格是主要的价格形式,来源于生产厂商和机构报价,采用“基准价+浮动价”的定价策略。交易形式包括长协和零单两种。由于我国在全球镁市场中的重要地位,全球镁价受我国市场的影响较大,同时《英国金属导报》和《美国金属周刊》等也会定期发布相关报价。
2. 镁锭价格波动
镁锭价格长期以来在20000元/吨左右波动,但在2007年和2021年经历了两次剧烈波动。2003年以来,镁锭价格从15106元/吨上涨至17800元/吨,涨幅为17.8%。2007年前后,随着镁下游应用的增长以及国外镁业公司因成本和环保问题关闭约25%的产能,导致镁锭价格上涨。然而,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得镁需求下降,镁锭价格急剧下跌。2021年,海外汽车需求复苏叠加能耗双控政策推动原材料价格上涨,促使镁锭价格攀升至71810元/吨,之后逐步回落到当前水平。
3. 资源储量与产量
全球菱镁矿储量分布较为集中,主要集中在俄罗斯、斯洛伐克和中国,合计占比53%。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2023年全球菱镁矿储量为77亿吨。全球菱镁矿储量自1995年至2023年间增长了大约两倍,其中2016年出现了显著增长。
4. 产量与消费
全球镁和镁化合物的产量高度集中,增量主要来自中国。1994年至2014年间,全球菱镁矿产量稳步增长了约2.4倍。2023年,全球镁金属产量达到94万吨,中国占比高达88.3%,居世界首位。全球镁消费总体呈现增长趋势,增速平稳,主要集中在镁合金(占比36%)、铝合金添加剂(占比32%)等领域。
5. 贸易状况
二、我国镁资源市场情况及其对价格的影响
1. 储量与产量优势
我国拥有丰富的镁矿资源,已探明可采菱镁矿储量超30亿吨、白云石储量超300亿吨,盐湖卤水储量约48亿吨。2023年,我国含镁矿物产量超过1.13亿吨,其中菱镁矿1300万吨,白云石1亿吨。
2. 消费与出口
作为全球最大的镁消费市场,我国原镁消费量长期处于高位,全球占比约为39%。2015年至2022年间,我国原镁消费量由36.5万吨增长至42.3万吨。此外,我国也是全球最大的镁及其制品出口国,2023年出口总量为40.47万吨,出口总额达97.5亿元人民币,主要出口目的地为欧洲国家、日本和韩国。
3. 产业链特点
尽管我国在镁产业链上具有量的优势,但在高纯氧化镁、高端镁合金等高端产品方面仍落后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上游镁矿开采高度集中,中游原镁冶炼产能相对分散,下游镁合金加工应用已初步形成产业集群。
综上所述,全球镁资源定价机制主要依赖于厂商报价,市场价格受供需关系、生产成本、环境政策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国在全球镁市场上占据重要位置,不仅对初级产品价格有较大影响力,而且在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方面也面临着挑战。未来,通过推广绿色冶炼技术、加大研发投入等措施,有望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全球镁产业中的竞争力。
来源:中国矿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