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财新中国统计,11月制造业PMI为51.5%(国家统计局统计为50.3%),高于10月1.2个百分点,已连续两个月位于扩张区间,证明经济在企稳回升迹象明显。一系列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持续协同发力,相关政策对企业信心的提振效果显著。
无论是财新PMI还是官方数据,都指向同一个趋势——供需双增、外需回暖,市场信心得到提振。
然而,面对就业低迷与外部不确定性,这一复苏能否持续?制造业是否将成为经济筑底回升的关键动力?
供需双增成为制造业扩张的核心动力。
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创2024年7月和2023年3月以来新高,得益于需求改善和新产品推出。
就业指数虽边际改善,但连续三个月低于荣枯线,显示就业压力仍存。
同时,新订单增加带来的积压工作量推动采购量指数升至四年新高,尤其是中间品原材料采购大幅增长。
产量增加及货运延误导致产成品库存连续六个月上升,也有企业主动补库存以应对潜在波动。
企业信心持续回升,生产经营预期指数达八个月来高点,接近长期均值。制造业企业普遍认为,政策支持和经济环境改善将推动未来销售增长。
财新智库高级经济学家王喆指出,11月制造业在供需扩张、库存回补、信心提升等方面表现突出,但就业市场低迷和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仍是短板。
经济短期筑底迹象明显,但需关注政策效果的持续性和外部压力对未来的影响。
11月的亮眼数据无疑为中国经济注入了一剂强心针。然而,经济复苏的道路并非坦途,结构性和周期性挑战依然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