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广东省统计局公布前10月份经济运行数据。工业方面,1-10月,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33万亿元,同比增长3.6%,增幅比前三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这也是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连续6月保持回正。
值得注意的是,从单月来看,10月份规上工业增速创下半年新高,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7%,增速比9月加快1.1个百分点。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梳理发现,10月份广东工业增加值加速增长背后来自于一系列重大产业项目的投产,产能加快兑现成为工业增量。从需求端来看,主要制造业城市的出口回暖也进一步稳定了广东工业的基本盘。
冲刺全年工业投产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二级教授张振刚用18个字概括前10个月广东经济发展状况——增长快、结构优、人气旺、需求大、态势稳、前景好,“几组数据相互印证,广东经济正逐步回暖,稳步上升。”
总体来看,广东前10月份在产的行业大类增长面为61.5%。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三大支柱产业分别增长7.6%、8.5%和2.1%,增速比前三季度分别提高0.2个、0.4个和1.1个百分点,合计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9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在汽车制造业方面,广东1-10月份新能源汽车的产量同比增长88.7%。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发展势头向好同时带动了上游机电产品的供应扩张。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注意到,此前10月30日,全球首家超快充动力电池专业工厂在广州巨湾技研有限公司南沙总部基地建成投产,目前已投入使用的产能达到4Gwh。
作为一家面向XFC极速电芯与后续新型储能器件及其PACK集成系统的研发和生产的“母工厂”,该项目除电芯和PACK生产主体工厂外,还配套有较大规模的研发与设计中心、试制与试验中心等,预计全面建成后总产能为8GWh/年。
从出口来看,机电作为广东的优势产业,其出口的稳定增长支撑了广东前10月规上工业增加值的回升。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广东出口机电产品增长1%,占广东外贸出口总值的65.4%,其中出口值较大的电工器材、家用电器分别增长2.9%和6.3%。
“这说明广东汽车制造业转型,从生产制造、供应链水平,到产品创新水准、出海实力都得到了较大提升,并形成了‘组合拳’,也印证了广东省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成效逐步显现。”张振刚说。
此外从主要城市来看,东莞作为广东第二大外贸城市以及制造业大市,其10月份的经济表现也释放积极信号。10月当月,东莞的外贸进出口额为102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3%。10月份,东莞市出口机电产品额446.5亿元,同比增长4.7%,占同期东莞市外贸出口总值的66.1%。
据了解目前,广东还有一批产业项目正冲刺今年年内投产。
作为深汕今年首个出让土地的工业项目,飞驰智能科技产业园是深汕今年首个出让土地的工业项目,目前正全力冲刺今年投产、升规(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0万元)、纳税的目标。
释放筑底信号
广东工业增加值加快提升,但从价格来看,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仍处于下跌区间。
数据显示,1-10月,广东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下降1.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IPI)下降2.2%,两者比前三季度跌幅均拉大0.1个百分点。
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广州市博士科技创新研究会会长彭澎认为,广东工业正释放筑底的信号。一方面,PPI、IPI继续下降显示企业库存增加、市场复苏不充分;另一方面,前10月份广东工业增速加快,显示政策的力度加大和市场需求的增加。
接下来,彭澎认为,广东仍需从消费市场的拉动以及投资信心的恢复形成对工业全方位回暖的形势和氛围。
从消费来看,前10月份,广东市场销售稳定增长,升级类商品需求旺盛。10月当月,广东省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4.4%,增速比9月提高1.2个百分点。整体来看,广东前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93万亿元,同比增长5.3%。
前10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中,化妆品类,体育、娱乐用品类,通讯器材类零售额保持两位数增长,分别增长14.2%、11.4%、15.4%。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则增长28.4%,增速比前三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
出口方面,广东民营企业成为带动进出口增长的主力。数据显示,前10个月,广东民营企业进出口达4.12万亿元,增长5.4%,占进出口总额为60.5%,带动同期广东外贸增长3.1个百分点。
对此,彭澎也建议,广东要通过各种刺激政策的见效进一步稳定工业回暖,尤其是让民营企业能够得到平等发展机遇。
南方财经全媒体观察到,广东在11月份相继出台了“降低制造业成本十条”和“技改十条”政策措施,为制造业企业减负,引导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降成本方面,广东聚焦税费、用电、物流、融资和社保等成本提出具体措施,比如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参与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优化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贴息奖补政策,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资支持力度。
在技改方面,广东进一步引导和鼓励工业企业开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改造。近期的政策特别明确了,现有制造业企业增资扩产项目将同等享受本地招商引资有关优惠政策,并要求地市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本市的《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指导目录》。